Warning: Use of undefined constant bwt - assumed 'bwt' (this will throw an Error in a future version of PHP) in /home/tomitatsu/fqoldman.com/public_html/wp-content/themes/BibleChristianWordpressTheme/functions.php on line 77
第四届互爱会理事
互爱会理事
2024年 12月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31  
养出感恩的孩子
    《诗经》中说:“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父母的恩情比山更高,比海更深。子女所能回报给父母的,不过是一滴水。养出感恩的孩子,是一个家庭最大的福报。

    【01】不懂感恩,孩子再优秀也无益
    一个家庭最大的福报,不是养出来的孩子有出息,而是有出息的孩子懂感恩。
    大儒朱熹曾说:“溺爱者不明,贪得者无厌。
”     多少家庭,都是父母咬牙扛起生活的重担,为孩子撑起一个雨淋不透、风吹不着的温室花园。
    而孩子习惯了单方面接受和索取,觉得一切都可以轻而易举地得到,因此更加不懂得珍惜。
    为人父母最大的悲哀,就是付出全部,却养不出感恩的孩子。
    那些孩子,大把花着父母的钱,只懂自己的快乐,不懂父母的辛酸,不舍得为亲情付出一分一毫,可以算是全无良知。
    林则徐曾说:“存心不好,风水无益;父母不敬,奉神无益。”
    一个孩子如果不懂得感恩,哪怕其他方面再优秀,对于家庭、对于社会也全无益处。
    养出一个懂得感恩的孩子,远胜过养出千千万万个优秀的“白眼狼”。
    教育孩子懂得感恩,不是做父母的希求孩子回报。而是为了让孩子知道,自己正享受着别人的付出,自己的生活因为别人的付出而幸福。
    一个人如果心怀感恩,就会感觉自己被家人所需要,油然而生一种强烈的幸福感。相反,如果总是觉得别人亏欠于他,便会带着怨气生活。
    有远见的父母,懂懂得教会孩子心怀感恩。
    就像毕淑敏说的那样:“天下的父母,如果你爱孩子,一定让他从力所能及的时候,开始爱你和周围的人。这绝非成人的自私,而是为孩子一世着想的远见。”

    【02】亲情不需要回报,但值得感恩
    亲情不是单方面的爱与呵护,更应该报以感恩的心。懂得感恩的孩子,总能带给父母温暖和慰藉。
    老话说:女儿是父母的贴心小棉袄。
    作为钱钟书和杨绛的女儿,钱瑗从小就会照顾人。
    杨绛曾在散文集《我们仨》中写道:“阿瑗长大了,会照顾我,像姐姐;会陪我,像妹妹;会管我,像妈妈。”
    即使工作再忙,钱瑗总会赶回家,为睡眠浅的妈妈缝制睡衣,为爱吃糖的爸爸剥好糖纸。

    每逢钱钟书去外地出差,从不嘱咐杨绛照顾好女儿。他只嘱咐阿瑗好好照顾妈妈,而钱瑗也总是很负责地答应下来。
    每逢爸爸因病请假,钱瑗又跑去安慰爸爸:“提勒提勒耳朵,胡噜胡噜毛,我们的爸爸吓不着。”
    是良好的家庭教育,使得钱瑗比同龄的孩子更加懂得感恩。
    懂得感恩的孩子,会发自内心地关心和爱护身边的人,并竭尽所能为家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十岁时,钱瑗首次回到钱家老宅。彼时钱家大大小小的孩子,全都聚集在院里玩耍,唯有钱瑗静静守在祖父身旁看书。女孩儿靠在祖父床尾,一会儿为他掖掖被子,一会儿又去翻翻书页。
    1997年岁暮,钱瑗写了一首打油诗,给妈妈拜年:
    牛儿不吃草,想把娘恩报。
    愿采忘忧花,借此谢娘生。
    当时钱瑗重病,已经不能进食。这首诗写成没多久,钱瑗就去世了。
    她最后留给人世间的,依然是对父母的感恩。
每周经文
    愿你来年平安,愿你阖家平安,愿你一切所有的都平安!
       —— 撒上 25:6
采访上帝
    我做了个梦,梦中我采访了上帝.
    上帝说:“你想要采访我,是吗?”
    我说:“如果您有时间。”
    上帝:“我的时间便是永恒。你想要问什么?”
    上帝提醒人们还有很多未知的人生感悟。
    我:“人类的所作所为,最让您惊讶的是什么?”
    上帝:“他们厌倦童年生活,迫不及待地要长大,一旦感受到人生的责任和压力,又渴望回到童年。”
    “他们为了赚钱而失去健康,而后又耗尽这些财富想要找回健康。”
    “他们对未来充满忧患,以致忘却了现在,所以人既没有活在当下,也无法好好活在未来。”
    “他们活着的时候,好像永远不会死亡,而到死亡来临,好像都没有真正地活过。”
    上帝握着我的手,我们沉默了片刻。
    过一会儿,我又问道:“身为我们的父长,您希望您的子民谨记什么样的教诲呢?”
    上帝无处不在,注视着地球上的每一个人。
    上帝微笑着回答:“学会——与别人比较没有什么好处。”
    “人永远不能强迫人来爱他们,他们能做的只是使自己足以被爱。”
    “真正富有的人并不是拥有最多,而是需求最少。”
    “要明白,几秒钟之间,我们就可能深深伤害我们所爱的人,而后要花许多年的时间才可能疗愈。”
    “学会原谅别人。”
    “明白有人深藏爱意,只是不知如何表达。”
    “明白两个人看同一件事物都会有不同的看法。”
    “明白有时被人宽恕还是不够的,自己也需要宽恕自己。”
    我谦卑地问:“谢谢您花时间解答我的问题,还有什么您想要提醒您的子民?”
    上帝回答:“他们应该知道我在这里,直到永远。”
    我们无从得知上帝是否真的出现在这个匿名的梦境中,还是做梦者与自己的内在自我对话。无论你的信仰是什么,但,这个梦值得每个人用心去倾听……
站内搜索
恩典基督

忆姑姑

——追忆老会长,我的姑姑林清兰牧师

流光如驶,姑姑荣归天家已经一十五载了,至今她的音容笑貌、她的“做主工,不落空”的教导,仍在大家脑海里回旋萦绕。姑姑是福清市教会德高望重、属灵生命极其丰盛的一位老牧者,她终身未婚,忠心侍主六十余年,曾经担任福清城关五座基督教堂联合组织的老人会会长、福华堂老人互爱会的荣誉会长。她爱主、爱教会、爱信徒,将主耶稣基督的大爱融溶进生命的全过程。她勤勉地作光作盐,谦卑地侍主待人,一辈子做神喜悦的好牧人,给众人留下光辉的榜样。

一、一生效法基督,把爱洒遍人间
主耶稣说:“做在最小的一个弟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姑姑一辈子遵从这一教导,她说:“爱神必须爱人。”她真正是用爱心去对待每一个人,无论长幼,不分贫富,全都一视同仁,凡是来找她的,她都认认真真听取来者的心声,无比耐心地用主耶稣的话语开导他们。在姑姑的帮助下,悲伤的人得到安慰,纷争中的人解开心结,陷于迷惘的人看到方向,信心不足的人得到力量……。遇到那些灵命软弱的,姑姑便将他们带到主耶稣面前一同祷告,帮助他们由软弱变得刚强,灵命得到充分的成长。
平日里来找姑姑的人很多,有本教会的同工,有从乡下来的信徒,她都是热情接待,从来都是笑容可掬,从来不露一丝愠色。若是在工作中遇到来访,她就先将手头的事情暂时撂下,哪怕等下自己再去加班,因为“这些人来一趟不容易”;若是在家中休息时遇人来访,她也一定放弃休息去接待客人,因为“别人的事情比我的事情重要。”她有一本“代祷记录本”,上面记着密密麻麻的请求代祷者的姓名、年龄以及代祷事项,她时不时的拿出来翻看,生怕自己一忙起来将别人交代的事忘了。一年到头,无论寒暑,她几乎没有一天不是在忙碌当中,家里的电话铃总是响个不停。有一次家人怕深夜来电话影响老人家休息把听筒搁起来,她得知之后十分严肃地说:“人家没急事不会在这种时候打电话的,我们可千万不敢耽误别人的事情呀!”
姑姑深深地知道,“要收的庄稼多,做工的人少”,因此她特别爱护对神有追求的年轻人。她敞开家门,让报考神学院的学生住在自己家中复习备考。遇到家庭经济有困难的学生,她都慷慨解囊给以帮助。一次,有个外地女生刚从神学院毕业,因为不会讲福清话,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堂会就职,姑姑自己省吃俭用,将几个月的薪水全数让这个女生领用。过了数月,这女生初步熟悉了福清的环境和语言,找到合适的堂会,还找到了心仪的另一半,喜上加喜。结婚的时候,姑娘从姑姑家中热热闹闹体体面面地出嫁,姑姑的家竟变成她的娘家了。
对那些在“文革”中不惧压力、不计个人得失,辛辛苦苦将福音传给乡亲、引领大家弃黑暗入光明的农村教友,姑姑打心眼里敬重他们。平日她常常念叨这些人的名字:岑兜天生九叔、福生细嫂、洋头吓堂哥、松下林秀珍会母、东刘翁金英会母、奎岭庄才云姐妹……。就是在病重期间,她还是对这些人念念不忘。

二、侍主不辞辛劳,主恩永远相伴
姑姑长年坚持下乡讲道,风雨无阻,直到近八十岁高龄还不肯停辍。她最常乘坐的交通工具就是摩托车。有一次下乡,她乘坐的摩托车跟对面一辆摩托车迎头相撞,她被重重地甩了出去,摔得头晕目眩,半天起不了身。过了好一会,司机将她慢慢扶起,她才发现腕上那块朋友送的纪念表不见了,拎包扔在远处。司机帮着找了好半天也找不着那块表,她也就只好无可奈何地重新上路了。回到家里,我们听说路上发生了这么惊险的一幕,人人都吓出一身冷汗,要带她去医院做全面检查,她却坚持不去,还说“我能自己走就没事”。到了晚上整理拎包时,这才发现那块手表恰好掉在包内,表带已断成两截。说来奇怪,那么大年纪的人摔了这么重的一跤,居然安然无恙,如此罕见的奇迹,难道不是主耶稣的特殊恩典吗?《圣经》上说:“你们的头髪也都被数过了”,信乎?看来,没有神的允许,我们连一根头髪都不会轻易掉落。

三、主内彼此相爱,尊主教导而行
姑姑下乡讲道不慎摔倒的消息不胫而走,相识者几乎无人不替她担心,大家劝她“这么大年纪的人,不要再到处跑了”,她总是笑笑:“别为我担心,有神与我同在,不会有事的”, “为主做工就是做自己的事”,“做主工不落空”。这些话至今还在信徒中传颂,成为大家的“座右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信徒努力侍奉,为教会的发展、为福音的传扬而尽心尽力。
教会见拗不过姑姑,便特意安排一些兄弟姐妹陪老人家下乡,但每次都被她拒绝。她说:“教会需要年轻人,你们还是留在家里服侍主吧。”后来,有一位六十几岁的陈姓弟兄知道了,他说:“我也不能为教会做什么大事,就让我陪您下乡吧。”姑姑见没有影响教会的事工,这才勉强同意,从此以后大家才稍许放心。每到周日,姑姑下乡布道都是风雨无阻,几十年从未间断,她也从来没想过退休,一直到生病住了院,她才停止了下乡的脚步。她老人家真正是将自己的一生完完全全地奉献给教会,她的精神感动了许多人。
在与人相处方面,姑姑更是表现出事事克己的美德。她总是为别人着想,她永远是那样的谦逊、和气。在教会侍主的工作中,始终坚持原则,按圣经的教导和教会中的规定办。行事为人严于律已。1986年我们一家从三明市调回福清,我的妻子李融生调入福清华侨罐头厂财务科,工作量大。下岗后自己经营了三家文具店,两个孩子上小学,我又到深圳工作,家务繁忙,时间都不够用。周日做礼拜,很少查经祷告,看到许多人都受洗归入主名下,就向姑姑请求:“我也想参加洗礼”。姑姑就心平气和告诉她:“受洗要对主耶稣基督有清楚的认识”,还说“要认识这些道理不仅参加礼拜,必须要读经祷告,做主工,这是对每一个要求得真理,又愿意遵行的人的基本要求”。
融生接受了姑姑的教导,参加礼拜从不间断,白天忙,晚堂一定参加,并抽空完成了受洗前应培训学习的全课程,明白了相信所信的,愿意从世界中分别出来,归入基督的真谛。“信而受洗,必然得救,不信的必被定罪”(可16:16)。通过努力她终于接受了洗礼,成为一个新造的人。
姑姑原则性很强,从不以老牧师自居,随心所欲地处理教会的事工。因为她明白“教会是真理的柱石和根基”(提前3:15)所以,她从不为与自己相识和亲近的人,超乎堂会的规定或降低教会的标准,来迎合某些人的需求。她坚持原则,谨慎地处理教会中各项事工,严于律已,忠心侍奉。她是信徒的楷模,牧者的榜样,主耶稣基督的好牧人。

四、愿景已实现,喜乐回天家
2003年12月16日是姑姑在世上过的最后一个生日。那天,亲友们来了,教会的姐妹兄弟们也来了,鲜花簇拥在她的床沿,病房里充满着醉人的馨香。姑姑无力地倚靠在病床上,依然是满脸慈祥的笑容,仿佛是在告诉大家;“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当跑的路我已经跑尽了,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的的确确,姑姑为基督福音的传扬,为教会的拓展与建设,呕心沥血,不知疲倦,倾注了毕生的精力,她老人家称得上是基督徒的楷模,是信徒心目中的一块丰碑。“文革”结束后,教会百废待兴。为收回被侵占的教会财产,姑姑不辞辛劳,日夜奔波,跑遍福清十余个乡镇,为近百家教堂能恢复聚会立下汗马功劳。2000年福华堂新堂落成,信徒无不欢欣鼓舞,老人家却因积劳成疾,被检出罹患乳腺癌 。2001年手术之后,不待身体全面康复,她就率领一位同工,在侄女的陪同下出访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拜会福清籍侨领,与多年不曾谋面的老同学、老朋友欢聚一堂,交流家乡教会建设的欠缺情形。这些父老乡亲全都大发爱心,纷纷慷慨解囊,为家乡的教会事业出力。福清教会历来没有一个专门培养牧人的机构,姑姑又动员香港的亲人奉献捐款,群策群力,终于使一栋宏敞巍峨美轮美奂的培训大楼矗立在奎岭村。2002年福清基督教老人福利院建设项目通过审批,老人家十分关心,多次抱病到工地察看施工情况。 福华堂的老人互爱会成立之后,姑姑是当然的名誉会长,看到入会的人越来越多,看到老人会的各项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老人家感到无比的安慰。
姑姑病重的最后一些日子里,许多敬爱她的老姐妹都自发地轮流守护在她身边。侄媳从家中送来可口的饭菜,姐妹们都争着给她喂食。周云端、余娟玲等人给姑姑洗脸、擦身、换衣裤,照顾得比亲人还要细致、周到,没有一人嫌麻烦,没有一人说熬夜辛苦,可见姑姑在大家心目中是怎样一个人格魅力具足的蔼然长者。在医院里,老人家始终是衣着整洁,始终是面带微笑。别人问她:“累吗?”答曰:“不累。”“疼吗?”“不疼。”主耶稣大能的手托住了她,在她身上真的可以见证神的“分别为圣。”老人家辞世之前,侄女陈勇再次从香港赶回来看她,侄媳李融生也守在她的床前,她非常高兴,一手拉着一个,语重心长地说:“你们都是我一手带大的孩子,看到你们都跟随主,两家也都发展得很好,我就心满意足了。”更让老人家感觉安慰的是,她一手操持的教会事工都已圆满完成,她的晚年心愿都已成就,她的心中充满属天的平安与喜乐,她将自己的一生无怨无悔地交给了耶稣基督。2003年12月31日下午6时,姑姑歇了在世上的工,安然深睡在恩主的怀中,愿景已实现,喜乐回天家。

文/林宪辉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