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Use of undefined constant bwt - assumed 'bwt' (this will throw an Error in a future version of PHP) in /home/tomitatsu/fqoldman.com/public_html/wp-content/themes/BibleChristianWordpressTheme/functions.php on line 77
第四届互爱会理事
互爱会理事
2025年 1月
 1234
567891011
12131415161718
19202122232425
262728293031  
养出感恩的孩子
    《诗经》中说:“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父母的恩情比山更高,比海更深。子女所能回报给父母的,不过是一滴水。养出感恩的孩子,是一个家庭最大的福报。

    【01】不懂感恩,孩子再优秀也无益
    一个家庭最大的福报,不是养出来的孩子有出息,而是有出息的孩子懂感恩。
    大儒朱熹曾说:“溺爱者不明,贪得者无厌。
”     多少家庭,都是父母咬牙扛起生活的重担,为孩子撑起一个雨淋不透、风吹不着的温室花园。
    而孩子习惯了单方面接受和索取,觉得一切都可以轻而易举地得到,因此更加不懂得珍惜。
    为人父母最大的悲哀,就是付出全部,却养不出感恩的孩子。
    那些孩子,大把花着父母的钱,只懂自己的快乐,不懂父母的辛酸,不舍得为亲情付出一分一毫,可以算是全无良知。
    林则徐曾说:“存心不好,风水无益;父母不敬,奉神无益。”
    一个孩子如果不懂得感恩,哪怕其他方面再优秀,对于家庭、对于社会也全无益处。
    养出一个懂得感恩的孩子,远胜过养出千千万万个优秀的“白眼狼”。
    教育孩子懂得感恩,不是做父母的希求孩子回报。而是为了让孩子知道,自己正享受着别人的付出,自己的生活因为别人的付出而幸福。
    一个人如果心怀感恩,就会感觉自己被家人所需要,油然而生一种强烈的幸福感。相反,如果总是觉得别人亏欠于他,便会带着怨气生活。
    有远见的父母,懂懂得教会孩子心怀感恩。
    就像毕淑敏说的那样:“天下的父母,如果你爱孩子,一定让他从力所能及的时候,开始爱你和周围的人。这绝非成人的自私,而是为孩子一世着想的远见。”

    【02】亲情不需要回报,但值得感恩
    亲情不是单方面的爱与呵护,更应该报以感恩的心。懂得感恩的孩子,总能带给父母温暖和慰藉。
    老话说:女儿是父母的贴心小棉袄。
    作为钱钟书和杨绛的女儿,钱瑗从小就会照顾人。
    杨绛曾在散文集《我们仨》中写道:“阿瑗长大了,会照顾我,像姐姐;会陪我,像妹妹;会管我,像妈妈。”
    即使工作再忙,钱瑗总会赶回家,为睡眠浅的妈妈缝制睡衣,为爱吃糖的爸爸剥好糖纸。

    每逢钱钟书去外地出差,从不嘱咐杨绛照顾好女儿。他只嘱咐阿瑗好好照顾妈妈,而钱瑗也总是很负责地答应下来。
    每逢爸爸因病请假,钱瑗又跑去安慰爸爸:“提勒提勒耳朵,胡噜胡噜毛,我们的爸爸吓不着。”
    是良好的家庭教育,使得钱瑗比同龄的孩子更加懂得感恩。
    懂得感恩的孩子,会发自内心地关心和爱护身边的人,并竭尽所能为家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十岁时,钱瑗首次回到钱家老宅。彼时钱家大大小小的孩子,全都聚集在院里玩耍,唯有钱瑗静静守在祖父身旁看书。女孩儿靠在祖父床尾,一会儿为他掖掖被子,一会儿又去翻翻书页。
    1997年岁暮,钱瑗写了一首打油诗,给妈妈拜年:
    牛儿不吃草,想把娘恩报。
    愿采忘忧花,借此谢娘生。
    当时钱瑗重病,已经不能进食。这首诗写成没多久,钱瑗就去世了。
    她最后留给人世间的,依然是对父母的感恩。
每周经文
    愿你来年平安,愿你阖家平安,愿你一切所有的都平安!
       —— 撒上 25:6
采访上帝
    我做了个梦,梦中我采访了上帝.
    上帝说:“你想要采访我,是吗?”
    我说:“如果您有时间。”
    上帝:“我的时间便是永恒。你想要问什么?”
    上帝提醒人们还有很多未知的人生感悟。
    我:“人类的所作所为,最让您惊讶的是什么?”
    上帝:“他们厌倦童年生活,迫不及待地要长大,一旦感受到人生的责任和压力,又渴望回到童年。”
    “他们为了赚钱而失去健康,而后又耗尽这些财富想要找回健康。”
    “他们对未来充满忧患,以致忘却了现在,所以人既没有活在当下,也无法好好活在未来。”
    “他们活着的时候,好像永远不会死亡,而到死亡来临,好像都没有真正地活过。”
    上帝握着我的手,我们沉默了片刻。
    过一会儿,我又问道:“身为我们的父长,您希望您的子民谨记什么样的教诲呢?”
    上帝无处不在,注视着地球上的每一个人。
    上帝微笑着回答:“学会——与别人比较没有什么好处。”
    “人永远不能强迫人来爱他们,他们能做的只是使自己足以被爱。”
    “真正富有的人并不是拥有最多,而是需求最少。”
    “要明白,几秒钟之间,我们就可能深深伤害我们所爱的人,而后要花许多年的时间才可能疗愈。”
    “学会原谅别人。”
    “明白有人深藏爱意,只是不知如何表达。”
    “明白两个人看同一件事物都会有不同的看法。”
    “明白有时被人宽恕还是不够的,自己也需要宽恕自己。”
    我谦卑地问:“谢谢您花时间解答我的问题,还有什么您想要提醒您的子民?”
    上帝回答:“他们应该知道我在这里,直到永远。”
    我们无从得知上帝是否真的出现在这个匿名的梦境中,还是做梦者与自己的内在自我对话。无论你的信仰是什么,但,这个梦值得每个人用心去倾听……
站内搜索
恩典基督

退而不休 神家善牧

2月 22nd, 2017

── 侧记香港循道卫理布道团团长李炳光牧师

       2012年8月3日,香港循道卫理布道团一行十一人在团长李炳光牧师带领下访问我堂,藉着分享交流更加增进两地教会之间的了解,也激励我们传扬福音、领人归主、建立教会。短短两小时的交流,李牧师在与会座谈者心中留下很是深刻的印象,我也深有同感,久仰李牧师之美名,今有幸得见,聆听分享,心中很有感触,藉此分享点滴感受。        一、交往二十载  情深爱更浓 .     李炳光牧师曾于1997年前来参加我堂重建新堂的奠基动土礼,当时李牧师任香港循道卫理联合教会会长,带领世界华人循道卫理联合教会众牧者与我堂同工共襄盛礼。此前,我堂已故林清兰老牧师带着施桂明牧师等同工前往香港访问教会,得到李牧师等同工的热情接待;并在得知福清教会事工需要(建堂、培训、青年)之后,给予极大的鼓励、代祷和帮助。而今李牧师再次带队前来我堂,虽时隔十七载,却可说是情深意更浓。        二、退休而不休  再兴布道工 .     李炳光牧师是香港循道卫理联合教会的知名牧师,曾任香港循道卫理联合教会会长,并任世界华人循道卫理联合会主席,在香港循道卫理教会湾仔任主任牧师多年。2003年,李牧师退休,但他退而不休,组建循道卫理布道团,再兴布道圣工。李牧师的布道方式很是独特,不是只有信息分享,而是藉着见证、魔术、演唱、舞蹈、乐队等多种方式配合信息,方式很是不同,效果也很好。截止目前,已向13万人布道传福音。李牧师虽已退休近十年,但退休而不休,心有大使命,再兴布道工。        三、布道以身范  激励人献身 .     李炳光牧师不但是一位资深牧者,更在布道事工上甚有负担。李牧师分享其曾到广东佛山走访,此地原为循道会华南区总会所在地,但该处目前只有两位牧师,福音工作甚是薄落,李牧师鼓励该处牧师多多装备信徒,传扬福音,这样教会才有真正的生命力。李牧师更是身体力行,退休之后,专行布道之工,并激励了许多教会弟兄姐妹燃起福音之火,在李牧师的循道卫理布道团中,有医生、演唱家、乐手、工商人士等。李牧师自言,此次来融,盼多有走访,多有工作,与主更加接近。可见,李牧师真是布道以身范,激励人献身。        四、谦和又亲切  神家好牧者 .     李炳光牧师虽是知名牧者,曾任香港循道卫理联合教会会长,世界华人循道卫理联合会主席,但他谦和亲切,平易近人。李牧师介绍同行队员时风趣、幽默,让人感觉很是随和,对队员的名字、工作、生活如数家珍,可见李牧师平时与队员的关系很是融洽。李牧师虽然是一位老者,但他的布道团里多为中青年,可见李牧师的退而不休不仅仅是一个口号,更是其服侍活力、福音动力的真实见证,他可真是神家好牧者。        五、笃行主宝训  荣耀主基督 .     李炳光牧师虽身为牧师,但他的影响不仅仅只在教会、信徒中。侍主五十年来,李牧师不但在教会中殷勤服侍、牧养群羊,而且关心社会各阶层需要,积极参与、推动社会的道德、公义、文明建设,帮助社会弱势群体等。可以说,李牧师五十年的服侍,不但造就了教会,而且影响了社会;不但成全了圣徒,而且祝福了同胞。在交流中,循道卫理布道团的一个同工分享,李牧师即将于今年10月获香港特区政府授予的“银紫荆勋章”,这是香港特区政府授予对香港社会有突出贡献的特别荣誉,每年获此荣誉者不超十人,而且李牧师是获此荣誉的教会第一人,这可说是李牧师五十载笃行主宝训、荣耀主基督之人生的最好注释。

(文/林秀乐 牧师)

黄锦光牧师简介

2月 22nd, 2017

.     黄锦光牧师在马来西亚福音联谊会担任秘书长十二年。现任福音联谊会的执行顾问。之前,他被任命为亚洲福音联谊会领导发展委员会名誉干事,他也是世界福音联谊会的前副主席及亚洲福音联谊会的前财政。 锦光是马来西亚基督教关怀协会的第一任董事会主席及前任总干事。他也是马来西亚太可利亚基督教会的创办人之一,自1977年至今,在该教会任长老顾问职。 .     锦光在马来亚大学获得他的经济与行政学位,过后获得大学高等教育文凭。预先神的呼召事丰的时候, 他在一间政府中学当教师十四年。在一九八九年,他响应上帝的呼召, 全职事丰教会工作。 首先牧养教会,随后担任马来西亚基督徒关怀协会的总干事。当前担任马来西亚福音联谊会的秘书长。 .     他常给牧者及基督教机构建议及指导,目前常在国内外的特会、研 讨会及工作坊做教导、讲道及训练的工作。同时也是马来西亚与国际领袖训 练学院和神学院的讲师之一。锦光也是哈该领袖学院的国际讲师。 现前,他担任二十五间国内与国外基督团契的顾问。他也是“突破界限”本书的作者。为了承认锦光牧师对国家的贡献,马来西亚元首授予他为国家服务荣誉勋章。锦光已婚,与太太慧芳育有三名儿子。

美国宣教士后代的中国心

2月 22nd, 2017

.     2013年5月5日 晚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播出了山东聊城国际和平医院名誉院长牧琳爱博士因冠心病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逝世的噩耗。 .     牧琳爱是美国宣教士的后代,于1917年8月出生在中国河北省北戴河,13岁后随家人返回美国,曾在美国北部科罗拉多州一家儿童医院任院长。1999年,82岁的牧琳爱卖掉了美国的别墅、汽车等家产,只身一人来到中国,开始在聊城市国际和平医院和阳谷县安乐镇刘庙村居住。 牧琳爱老人曾被评为“2006年山东年度十大新闻人物”,入选“感动山东真情故事”十大人物,被山东省民政厅授予“山东慈善奖”最具爱心慈善行为楷模称号。2006年5月,牧琳爱被评为“山东慈善大使”,同年6月,她被授予“中华慈善大使”称号。2009年7月24日,牧琳爱老人被山东省授予中国“绿卡”,获得永久居住权。 .     其实,在美国还有许许多多象牧琳爱一样的宣教士的后代或普普通通的基督徒兄弟姐妹。他们虽然不能象老人一样长期在中国居住,拿中国“绿卡”,但他们都在为中国的教会和弟兄姐妹祷告。 .    来自美国的俄亥俄州的基督徒比尔就是其中的一位。 .     比尔2008年春天至2010年秋天在福清一家工厂工作。虽然我们的年龄、语言、文化背景、生活环境各异,但共同的基督教信仰使我们像家人一样融洽相处。 .     每周五晚上,如果没有特殊情况,他们夫妇都会来到福华堂参加我们的英语读经班。你们不但教我们学习英语,而且教我们认识主的真理,指出人生的真谛与永恒生命的宝贵。我们一起系统地学习了新约圣经中的约翰一书、马太福音、马可福音。与我们分享蒙恩的见证。他把几年前患肺癌,得到主的怜悯和眷顾而痊愈的见证向参加读经班的弟兄姐妹们作了见证,并且在《生命泉》发表。在读经中,你们不厌其烦一字一句地纠正我们的错误发音。我们市医院的陈护士就是在这里锻炼了口语后顺利到澳大利亚某护理学院留学,直到现在她还常常怀念这段难忘的时光。 .     我们曾一起到福清几个教堂和长乐的金峰教会聚会,参观游览了福清、福州、长乐的名胜古迹。我们到过龙江之畔和石竹山,为风景如画的湖光山色所倾倒。游览时,我们一面欣赏层林尽染的秋色,一面畅谈信仰、人生、家庭、事业。你和儿子、儿媳参观了福清崇圣博物馆,对我国古代陶瓷赞不绝口。 .     在福清,我们还认识了其他的美国和尼日利亚的朋友。他们邀请我们参观了工厂。向我们展示了你们生产的精美产品,详细介绍了生产工艺和流程。 .     比尔一家回到美国的OHIO州后.热情邀请我到他家做客。2011年我应邀到美国出席美国风湿病大会,会后比尔到我下榻的芝加哥一家酒店接我。我们应邀到俄亥俄州的几家教堂参观,星期日参加了一间教会的聚会。礼拜结束美国弟兄姐妹和我合影留念。感谢主,让我们分享主的大爱。

(文/福清市医院特诊科主任,主任医师林星弟兄)

传教士为中国现代化播下龙种 却收获了跳蚤

2月 22nd, 2017

背景资料: 苏慧廉,英国人,传教士,著名的教育家,欧洲一流的汉学家。他一生最好的时光都在中国度过,他的故事,却少有人知。在十九世纪晚期至二十世纪初的中国,这三个字与许多历史大事件、历史名人关联密切。 二十岁出头的他,漂洋过海从英国来到中国,他的未婚妻也追随而来。他的孩子出生在这里,并由此开始了一生与中国的缘分。 他在温州定居二十余载,设立禁烟所,修医院建学堂。学习温州方言,编撰便于外国人学习中文的《四千常用汉字学生袖珍字典》,向西方介绍中文典籍。 由于他在教育方面的杰出才能,被聘为山西大学堂的总教习。随后受聘牛津,成为牛津大学汉学教授。而苏慧廉之后的继任者,正是陈寅恪(因二战未成行)。苏慧廉的女儿,长大之回到中国,创办培华女校,这是林徽因的母校。他是中英庚款顾问委员会的英方代表,是让英国庚子赔款最终退还中国的有力推手。 苏慧廉经历中国最动荡的时期,而他的历程,也是那个时代的缩影。理雅各、李提摩太、赫德、严复、王国维、蔡元培、吴佩孚、胡适、顾颉刚、费正清,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字,都与苏慧廉有着或近或远的联系。 作者介绍: 沈迦,1969年出生于温州。杭州大学新闻系毕业,浙江大学文学硕士。曾任《温州日报》记者、编辑,现居加拿大。出版有《文化人换笔》、《温州话》、《普通人–甲乙堂收藏札记》《夏承焘致谢玉岑手札笺释》等多本专著。近年致力于温州基督教史及苏慧廉研究,历经数年,走访太原、北京、香港、澳门、牛津、剑桥及英伦半岛等苏慧廉生活过的城市,重返历史现场、寻找历史后人。遍查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BC)图书馆、英国国家图书馆、英国国家档案馆、大英博物馆、牛津大学图书馆、剑桥大学图书馆、美国耶鲁大学图书馆、香港大学图书馆、台北胡适纪念馆等,在世界各地打捞被中国有意无意遗忘的历史。 对话人:于一爽 中国的历史观必然要屏蔽那些传教士们 凤凰网文化:为什么会关注到苏慧廉? 沈迦:就讲讲为什么会写这本书吧。我出生在一个基督教家庭,所以很小很小的时候便随着祖母去教堂,礼拜天去教堂在我们家是一个很日常的事件.祖母去的教堂就是本书的主人公苏慧廉建造的温州城西教堂,不过,当时我并不知道这些故事。教堂很宏伟,有六根黑色的特别大的柱子,前段时间回温州,这本书做首发式,陪出版社的编辑去了这座教堂。他们说,柱子不大啊!确实,不过在我小时候的印象里,这柱子很大了。听老一辈的人讲,这六根大柱子是从英国运过来的,我那时候就琢磨这个问题,英国那么遥远的地方,这六根柱子怎么能运得过来呢,到底是哪些人,那些外国人把这个事干上了。所以小小的心里其实就埋下了这一点点想法,当然只是一点点想法,算小小的种子吧,一直到了2000年,我在家乡的《温州日报》做副刊编辑,那时候正逢新千年,时兴“千年回首”,要做专版,需要一些老照片来表达温州这座小城过往一千年的岁月。因为在媒体工作,就知道温州图书馆的善本书库里有两本以前在温州传教的外国人夫妇的回忆录,上面有老照片。凭借着所谓媒体的特权就到善本书库把这两本书找出来了。其实在那天,我才知道这个外国传教士的英文名字叫什么。这两本回忆录是英文的,我们不可能一瞬间拿起来就看得懂了,但就是在那天,开始把童年的那点记忆连接起来了。当然后来真正开始动笔,决定做这事,是全家移居加拿大之后,生活方式变了。也可以静下心来了。 凤凰网文化:因为您常年在温哥华所以有一些渠道获取一些资料。 沈迦:寻找资料最大的便利条件是这几年生活在海外,相对找海外的资料容易些。我住在温哥华,家就在英属哥伦比亚大学,也就是UBC大学附近。这是所全球排名前五十的大学,也是北美西岸前三名的学校,图书馆很多,资料可用宏富形容。加拿大又曾是英联邦成员,英国资料颇完备。这所家门口的大学给了我很多的便利。 在国内,哪怕是在上海、北京,找西文的资料其实很难,比如上海图书馆,我出国前,现在回国内,都住在上海,这个图书馆也很熟悉,连同现也归属该馆的徐家汇藏书楼,已开放的西文材料并不多。 凤凰网文化:这种忽视对中国近代史来讲已经成为一种必然。 沈迦:我觉得对中国的这段近代史而言,在国内找不到他的资料是一种必然。必然的原因,一是我们的主流史观本身要屏蔽这些传教士。它主观上是屏蔽这个话题,好像这些人没来过,或者来过,但干的多是为侵略军探情报、做翻译,欺压中国百姓等坏事。反正是披着宗教的外衣,干着见不得人的勾当。 第二个原因,中国的近代史,一直到今天的当代史,是一段多么动荡的历史,战争、暴乱、起义、革命,还包括旧城改造、拆迁、农民进城、移民,经过这么多的“运动”,有的东西也变没有了。举个例子,苏慧廉用温州方言翻译的《圣经新约》1902年在温州出版了,要知道是在温州出版,而不是英国。这本圣经在那个年代,是温州教徒的必备之物。数量应不少。但我过往这六年,遍寻各地,竟然在国内,包括公藏与私藏,一本也没有找到。后来在剑桥大学图书馆找到一本,我还专程去了一趟,去看这本“世界孤本”。这本其实是大英圣书公会的存档本。 如此双重的摧毁下,历史记录已是片纸无存。其实,今天存在西方某图书馆、档案馆的这些材料,原本我们这边也是有保存的。我在开始做苏慧廉的时候,能够整理起来的关于这个人的简介估计只有300个字,并且这300个字里充满了以讹传讹。到今天我把它还原成这本书,我没点,他们说这本书有三十八九万字。 我们在在意、无意两种力量的夹击下,把这个人遗忘掉的,对中国近代史而言,有意无意遗忘掉的人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凤凰网文化:他最吸引您的价值在哪儿? 沈迦:很难用一两句话来概括苏慧廉,你可以讲他是那个时代很有影响的传教士,也可以讲他是那个时代很知名的教育家,也可以讲他是当时整个欧洲很重要的汉学家。我觉得这三个名词可以概括他–传教士、教育家、汉学家,甚至还是个社会活动家。 忘掉做出正面贡献的人并不应该是历史规律 凤凰网文化:从什么时候开始发现寻找苏慧廉并不仅仅是寻找苏慧廉了? 沈迦:六年以前准备写书,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想把这个人的生平搞清楚。这个人原来在温州只有留下300字的简介。为什么在温州还有300字的简介,是因为这个人对温州的近代史而言是跨越不过去的,即便意识形态如何,他对温州的贡献是跨不过的,所以在市志、年鉴等书上还有幸保留了短短的简介。但也只有这么一点点,他离开了温州以后干了什么?他是英国人,离开了中国以后又干了什么?我其实那时候就想这个问题,我得把它搞清楚,看看海外的资料是否可补充完整。这是我最初的“企图”。 但是当我逐步把这些东西搞清楚的时候,我又有些新的发现。也就是说我不满足于仅仅把这个人的生平搞清楚了,我在琢磨几个问题:一回看苏慧廉的时代,他是1861年,也就是咸丰十一年出生,当时正是中国结束与英法的敌对,以开放的姿态迈向“同治中兴”的开始。随后中国有洋务运动,常见的说法是迈开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改良步伐。1882年,苏慧廉抵达上海时,经过“改革开放”的晚清政府,其GDP已跃居亚洲第一位。苏慧廉在中国生活了三十年,直至辛亥革命前离开。这三十年,当然是一个集权的时代,但同时也是一个努力从传统的大一统中摆脱出来并走向世俗化的时代。1898年,苏慧廉去北方度假,不经意间亲历了标志着改良结束的“百日维新”。他离开北京的那个早晨,火车莫名延误,后来才知道是满城搜捕康有为。随后中国终于陷入革命的洪流。炸弹与改良开始赛跑。1935年苏慧廉去世,那年中国的南方有遵义会议,北方有热火朝天的“一二九”运动。有史家将苏慧廉正好经历的晚清这段历程称为中国第一波现代化,以别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的第二波现代化。我在阅读写作的过程中,强烈感受到这两波现代化竟然是如此相似。它们都是以改革开放为导向,并且均在七十年代开始中兴,九十年代戛然而止。政治与经济在其间交织往返,缠缠绵绵,而历史只能以一种混沌的姿态向前寸进。当然,这不是我的发现,我仅是感慨并共鸣于这一发现。于是我就想试着借苏慧廉的酒杯,倒下中国一个世纪的歌哭,并期待苏慧廉及他的时代成为我们今人回首百年时一个可资分析和咏叹的角度。 琢磨的第二个问题是,苏慧廉这个人在他的那个时代为中国做了那么多,为什么中国反会把他忘记。其实我们忘掉的不是他一个人,苏慧廉仅是一个标本而已,我寻找他其实只是找一个标本而已。我更难过或者更困惑的是,如果第二波的历史继续第一波的步调走,我们照样会忘掉本该记住的人。 古人言,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衰,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忘记历史、掩盖历史,会怎样,明白着呢。我这书在台湾出版时,书名叫《日光之下:苏慧廉和他的时代》,扉页的题记来自《圣经》:“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日光之下并无新事。”大陆版,虽然书名有改动,但扉页这句话还在。 凤凰网文化:现在看,这些都成了历史的规律。 沈迦:历史忘掉一些人是规律,但历史忘掉做出正面贡献的人,就不是规律了。为什么中国的历史,尤其是近代史这一段,总是做这种睁眼瞎,甚至掩耳盗铃、欲盖弥彰的事。在有正确价值观的社会,比如说对英国做出巨大贡献的人,英国历史并不会把他有意遗忘。为什么在中国这样的事会不断出现,是我们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吗。其实我在寻找这个历史的魔咒。 凤凰网文化:找到了吗? 沈迦:我觉得找到了。 凤凰网文化:然后呢。 沈迦:我觉得很难,讲一个稍微敏感一点的,今天当代做很多正能量的人,比如说高耀洁,我们就在有意无意地忘记她。为什么?其实答案是一样的,是什么样的一种历史运行方式,把这些人抛下列车,把他们埋在荒草堆里,然后列车勇往向前,好像除了向前,其他什么都可以不顾。所以我其实在寻找的是这个答案,但这是我在当初写作时没有预先确立的。是在写作的过程中寻找到的。我这本书的书名,在“寻找”与“苏慧廉”之间,中间有个分隔号。这也就是说,我要寻找的不仅仅是苏慧廉。 中国现代医疗制度是传教士带过来的 凤凰网文化:我想多听点儿细节。寻找过程中碰到的困难? 沈迦:困难主要在语言,也就是英文的障碍,毕竟看英文不像看中文那样一目十行,一本书粗粗翻几页,就知道关键之所在。 关于苏慧廉的材料,把他从原来300字的简介恢复成38、39万字,80%来源于海外的西文材料。苏慧廉是个传教士,西方的教会在组织类型有点像今天讲的NGO,非政府组织,当然今天西方教会也还是这样,并不是个政府机构。苏慧廉到中国来,他的费用、花费从哪里来?就是他们的NGO供应给他。教会的钱哪里来,教徒奉献,并不是政府拨款,因此当年说传教士受帝国主义政府委派来做侵略的工作,在逻辑上都是不成立的。 NGO的成员有一个重要的职责,就是要及时向总部汇报,我干了什么,每个月、每年提交财务报表,每隔一段时间都要写信报告,那个时代相对而言没有更便捷的通讯手段,据我看到的教会档案,传教士几乎每个礼拜都得向总部写信,汇报总结,计划未来。苏慧廉属于英国循道公会,这个机构虽经历几次合并,但还在。我曾获得他们的批准,去了英国两趟,去阅读当年的教会档案。当然这些档案材料都是英文的,很多还是手写体,阅读起来并不轻松。 我讲的第一个困难是英文,其实还有个困难是藏在英文里面,也就是说,即便英文好,也不见得能马上解决。 教会档案、传教士回忆录、个人资料,关于中国内容的,其中牵涉到很多人名、地名、历史事件,这些用英文记录的东西,并不好破解。如地名、人名多用拉丁文记录,很多还是用方言音。苏慧廉夫妇记下的温州人名、地名,就是用温州方言发音。不懂温州话还破译不出来。这个破译的工作量好大,甚至比读懂英文更难。我采取的办法是用地方文献去比对。其中最有效,但也最累的是后人口述访谈,这几年每次回国都去寻访相关事件的后人,听他们说前辈的故事,哪怕是传说。我用他们的口述,结合我寻获的西文史料,相互对照,好像做拼图,还原完整的历史事件。书后的附录,已列了31位访谈者的名单,这是书中采用的口述资料,还有些,找了三年,谈了半天,最后发现不是我要寻访的对象。 当然,我也利用这些后人的口述材料,在书中写了不少相对于大历史而言的小人物的故事。这些普通人的悲欢离合、爱恨情仇都是真实的,他们在一个时代里的歌哭,对应的就是我们这些生活在今天这个时代里的普通人。这方面,我也是有点想法的,不过,这里不展开。 凤凰网文化:其实他们来中国的目的很简单。 沈迦:最开始的初衷,从宗教的角度来讲,就是传福音。传上帝的福音,那是天底下最好的东西,我不远万里而来,是把天下最好的东西传给那些还不明白的人。这是他们最根本目的–带领更多的人信仰上帝。但是一个外来的宗教,在一片陌生的土地上,不是说我来叫你信上帝你就能信的,那要碰到很多困难的。 凤凰网文化:当时闭锁性更强。 沈迦:对,什么上帝,听都没听过,中国人那时候认为自己是礼仪之邦,是世界的中心,怎么会信一个外国人的上帝。在这种状况下,不少传教士就开始曲线传教,曲线、迂回的传教,基本上是这么几个方式:办医院、办学堂、办报纸。比如办医院。从晚清开始,传教士在中国建造了这么多医院,其实这是他的副产品,他的主产品是传扬上帝,就说副产品吧,那时中国只有中医,传教士们带来的是西医,不过“中医”这个名词,是因为来了西医才如此定名的。那个时候,西医的医疗水平要高很多,比之中药,有些病西医可谓立竿见影,中国那时常发瘟疫,疟疾更是常见,西医可能给你吃一粒药就解决问题了。这种状况下,中国人就觉得西医极其神奇。包括西医还能做手术,那个时候中国人哪看过拿把刀在肚子里开个洞,他就觉得极其神奇。问题在于,西医既神奇又有效,同时这些外国医生,大部分是医疗传教士,讲上帝的爱,对穷人很怜悯,有的甚至不收费,那很多人,看不起病的穷人就可以到他那里。传教士用这样的方式吸引了很多人到他的医院里来。这些医生,因为多是传教士,不是追求利益上收入多少钱,他们主要的目的是让你信仰上帝。当时有句话说,那些人感谢医生,说你救了我一命,医生常会说,不是我救了你,是上帝救了你。这句话,让很多得医治的人就开始相信上帝,因为在他们眼里,医生就是上帝的化身。晚清到民国,西式医院在中国蓬勃发展,传教士功莫大焉。也可以这么说,中国的现代医疗制度,也就是今天我们已习以为常的医疗体系,最初是传教士带进来的。 《明朝那些事儿》是作者和读者互相调戏 凤凰网文化:讲讲这本书的结构。 沈迦:我有一条叙事的线,按照目录讲,是苏慧廉的生平线,1861年出生,1883年第一次到温州,1911年离开中国,然后在牛津去世,目录的结构表面是一条生平的线。但同时我又有几条线埋在里面,最明显的是我寻找的线,我这本书的写作方法,不是那种写人物传记,很常规的,第一页打开,“哇”的一啼哭声,一个新生命诞生了,最后一页,天昏地暗,一个伟大的人物去世了。常规的传记好像都这么写。我在传主的生命的线上,穿插了一条我去寻找的线,开篇第一页就写怎么找到了他的墓地。我是从最后开始写,倒叙,寻找的线我是倒叙的,生命的线是直叙的。我想,这样可能可读性强些。 凤凰网文化:讲讲您和国内这种写史的差异性。 沈迦:我前面已经提到,我觉得国内历史的写法,不论传记也好,还是严谨的历史学术书,好像都走入一种八股。我觉得很多书没有读者唉。近几年又流行一种新的写史方法,像《明朝那些事》那样,看起来写得很活泼,但是读多了,总感觉不牢靠,越读越恍惚,最后就与《甄嬛传》连在一起了。 凤凰网文化:我读的时候也从来没有觉得在读历史。 沈迦:就阅读者的这种阅读心态来说,他没认为作者写的是对的。 凤凰网文化:如果你认为是一种误导,那他真的起到了误导的作用。 沈迦:《明朝那些事》我也看了几本,刚开始看时,特佩服作者的渊博与智慧。但这样的历史书,多了以后,会有种效果,对读者是一种诱导或误导,读者一段时间以后也没认为你写的是历史。读者这样的心态会反作用给作者,最后大家都进入调戏阶段。 凤凰网文化:虽然作者本身一直在强调他史料的正确。 沈迦:会起反作用的,读者与作者会互相作用。我个人觉得看似幽默的戏说这种东西,若泛滥为一种流行的写法,对中国的史学建构,这中间包括读者的建构,是起一种蛮大的破坏作用。 国外并无《百家讲坛》模式 中国社会太浮躁 凤凰网文化:一个问题:国外有百家讲坛吗? 沈迦:没有。起码我没发现。 凤凰网文化:因为国外大众媒体更成熟。难道不是更需要电视媒体人吗? 沈迦:以我有限的视野,好像欧美没有“百家讲坛”这种模式。 凤凰网文化:你想过原因吗? 沈迦:我觉得造成这种“特色”,第一,整个社会很浮躁、功利、从众、跟风,原本很私人化的读书也成了这样。这年头,有几人会花时间去读《明史》,网上读读那些事,就以为懂了历史。第二,也许与我们有几个大众媒体特别强势有关吧,我们媒体的布局还是计划经济的,谁能登上强势媒体的百家讲坛,就哗哗哗了。我听所谓业内人士讲,只要能上“百家讲坛”,就可以买别墅了。上了百家讲坛,下面书就卖得好了,版税来了,各地有人请了,讲课费、出场费都不低。我就可以买别墅了。学者,特别是讲国学的,还有经济学家,出场费跟明星有得一拼,这也是中国特色呢。第三,我们的历史知识,相对普通民众而言,还是特别缺乏的。都是以前教科书给你的,现在随着阅历的成长,多少知道有不对劲的,但又无从知晓真相。今天突然有个人告诉你一些幕后的东西,自然听着特带劲。管他说的是孔子还是甄嬛。 凤凰网文化:《甄嬛传》,就是一个脏乱差的东西。 沈迦:但你看它走得多火? 凤凰网文化:它在国外还卖出去影视版权了。 沈迦:对,买版权,主要都是当地的华人看,或者外国人当成一个很猎奇的。 凤凰网文化:主要还是华人看。 沈迦:对,很猎奇的东西在那看。 凤凰网文化:包括这种宫斗戏的流行,看上去都不太乐观。 沈迦:对,但是我觉得这一脉一定走不下去,并且我不认为这种方式能普及历史,就像我不认为于丹能普及《论语》一样。于丹只普及于丹,不会普及《论语》的。 凤凰网文化:所以别人就会认为沈迦,你的方式是唯一的写历史的方式吗? 沈迦:绝对不能这么说,这可不是我说的。但我比较认可的历史写作方式,是既严谨,又有可读性。 凤凰网文化:还是说国外他就是读者有区分,我不需要你所有人都读历史。 沈迦:国外书店,图书好像就分虚构与非虚构两大类。非虚构的,就得严谨。我有时在想,如果把《明朝那些事》翻译成英文,它应该放在哪个架上?还有,我看国外很严谨的学者,就比如做中国历史的,就比如费正清,他主持的剑桥中国史就很可读,能读得晚上都睡不着觉,但他史料绝对严谨,材料严谨,写法可读,在西方学界,这两者是能结合起来的。 国内学术研究比谁抄的快 凤凰网文化:研究苏慧廉的过程中,资金支持主要来自哪个方面。 沈迦:国外,支持学术、甚至兴趣的民间基金很多。只要你的课题有意思,或者在这个圈子里,你有足够的认可度,要申请基金不是一个太难的问题 凤凰网文化:咱们这边学院,先填一堆表什么的。 沈迦:对。我们只有一个体系来钱,并且还是国家的。当然金主是有要求的,你的研究必须与我的主旋律和谐。其他渠道不让建,只有我这条来路,其实就等于用这种方式收买了研究者。 凤凰网文化:也撼动不了。 沈迦:也撼动不了,也挑战不了,我可不具备这个能力,我只是偶然并且无意当中写了这个东西,现反倒成为可以反观体制内的一些东西的角度。 凤凰网文化:国外对中国历史研究主要集中在哪一方面。 沈迦:西方大的综合性大学,基本上都有亚洲系,或叫东方系,可见他们还是关注中国,中国的过去与现在。曾经有段时间,对中国的明清史蛮关注的。当然近几年,对中国的当代史也比较热,他们关心中国未来的走向,毕竟是大国崛起嘛。不过,西方人的研究方法跟我们这边的研究,路径有点不一样的。比如说中国人前几年说得比较多的《万历十五年》,当这个作品出来时,会发现跟我们国内的研究方法不大一样的。好像他们套路比较新,多创新,其实是西方教育体系培养人的创新性,中国多模仿,其实我们一直在跟他们学。 凤凰网文化:创新的成本太高。 沈迦:说得难听些,现在就是看谁抄得快一点。不过,我觉得这个我没有资格讲这些,我不在学术圈。中国聪明、勤奋的人,太多了。特别是现在的年轻人,后生可畏。 宗教信众的增加会改变中国人文化 凤凰网文化:基督教真正进入中国之后意味着什么? 沈迦:宗教是信仰,但从广义上讲是文化,也许从这个角度来理解,会容易接受些。基督教作为世界性的宗教,当年是传教士是把它带进来,到今天已有很多中国人信这个教。随着信众的增加,随着文明的进程,它最终会影响乃至改变中国人的文化。 凤凰网文化:乐观吗? 沈迦:但它需要时间。 凤凰网文化:会被撼动吗? 沈迦:我在这个方面是乐观的,我觉得它会改变中国文化,随着时间推进。 凤凰网文化:不一定你们这代人能等到。 沈迦:随着现代文明的推进。其实今天所谓的西方现代文明,普世价值,来源都是基督教。 凤凰网文化:除了个人信仰之外呢。 沈迦:目前能做的工作,只能是个人的信仰,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无神论的政体里。无神论的体制,对宗教,对传教士只能是这样的态度。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说传教士来中国是文化侵略,是侵略军的先头部队,给他们做调查,给他们做翻译,然后怎么恶搞中国人,就是这么一个概念。其实到我写这本书之前,也接近这样的概念,或者说仅好一点点。有件事,我有很深的印象,现已去世的中国社科院欧洲所的所长,叫陈乐民,陈教授也就是资中筠老师的先生,陈先生曾任欧洲所所长,资老师曾任美国所所长,那应该是七八年前吧,那时我还没开始写这本书。有一次与陈老师一起北京的五塔寺,五塔寺现在叫石刻博物馆,里面有很多天主教传教士的墓碑,墓被毁了,墓碑统一移到这里。我们一起在那里去看这些墓碑。那时候我对基督教、天主教了解并不太多,不过,陈老师是专家,他主攻欧洲启蒙思想。那时他年纪很大了,身体很差,每个礼拜要做一次血透,现在看来,已到垂暮之年。那天我印象很深,我搀着他,他走得很慢,在这片墓碑前,一个个,一个个看。这些都是死在中国的外国传教士,看这么多墓碑,我也有些感慨,就跟他讲,对于传教士评价,起码得三七开,我自以为已讲得比较开明了,起码得三七开了嘛,起码认为他对中国七成是好的。就这时,陈老师拿着拐杖就在地上跺,说:“这些传教士哪做过一件错事!” 凤凰网文化:他能说出这么绝对的话。 沈迦:这句话是他拿着拐杖在地上边跺边说的,一个每周做一次血透,身体日渐衰弱的老人,这么有力地说,他们对中国哪做过一件错事。我一直记得这句话,他这句话对我后来写这本书是有影响的。可惜陈老师不久后就去世了,我这本书他已经看不到了,但我一出版就送了一本给资老师。 传教士为中国现代化播下了龙种收获了跳蚤 凤凰网文化:能用一个词概括他的一生吗。 沈迦:苍凉。 凤凰网文化:具体。 沈迦:那是种心里的感觉,我记得书中已记录了一个细节,那就是苏慧廉最后一次来到温州,那是1926年,1926年他已经65岁,这是他最后一次来到中国,为了处理中英的庚子赔款退款,代表了英国政府回来。其实他在中国很忙,跟胡适等一起,四处考察,每天开会。忙了两三个月,很累,委员会就说给每个人两周的假期吧,这假期你可以休息,或者去哪里探亲访友,苏慧廉于是回温州看一看,他认为温州是他的第二故乡,带着他的老婆孩子就回了趟温州,5月6日到9日,他在温州就那么短短的几天时间。大家都知道,1925年民族主义运动已经起来了,民族主义运动的核心就是反对外国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他回到温州,看到当年创立的教堂已被人占领,他创办的艺文学校,外国人已被赶走了,闹学潮分裂出来的新学校还占领了原来的校舍。他其实好不容易回来看一次,但看到的是这样的背景,他其实是很苍凉地离开的。春与人俱老,花随梦已空。 凤凰网文化:全部推翻。 沈迦:有一句俗话,叫做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是跳蚤。我其实很想讲这个话题,当然在书里面,也试图埋下点内容。我刚才讲了两条写作线,一条线是苏慧廉的生平线,就是打开目录,就看到生平线;第二条是我的寻找线。其实还有一条线暗藏在其中,就是中国过往的一百年,苏慧廉生活时代的一百年,是一条改良与革命赛跑的路线。他是1911年,正好1911年离开中国的。他当时不知道中国会发生辛亥革命。苏慧廉是教育家,不论在温州,还是在太原,他都办教育,他教导的思想是英国保守的那一套。绝大多数西来传教士,不论是从神学教义,还是本国的历史实践,都是提倡改良的。但就是他们培养的学生发生了中国第一次学潮。我们好像会认为第一次学潮是“五四”,从此才有学生运动的。其实苏慧廉主政山西大学堂时,就发生了学生围攻老师、外出游行的事件。前几天看新闻,说泰州市民冲击吃豪餐的官员,众人围堵,官员跪着求饶。网上一片较好声。日光之下无新事的,1905年11月,山西大学堂的学生也冲击过一场宴会,当时是山西商务局在海子边宴请来山西采矿的英国福公司代表。门警拒不让入,愤怒的学生打倒门卫,冲进宴会间。那时距义和团事件不远,洋人突见近千人蜂拥而入,一时乱作一团。几个胆小的还钻入桌下。看到洋人如此狼狈,学生觉得扬眉吐气。并称“这是福公司滚出山西的先兆。”随后声势浩大的游行队伍转往巡抚衙门请愿,要求当局废止合同,收回矿权。1905年11月28日的这次行动,可能是中国教育史上的第一次宏大的学生运动。时距五四运动还有十四年。它开启了学生爱国运动的先河,也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 上世纪二十年代,各地闹学潮,教会学校的学生不在少数。播下的是改良的种子,为什么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收获的是革命呢? 凤凰网文化:您解释一下? 沈迦:这个问题其实是思想史的话题,有不少学者已在研究。有意思的事很多,比如晚清,有很多的中国学生去留学,当时留学有两个基本的流向,一个是日本,一个是欧美,主要是英美。这两拨“海归”回国后,职业的取向及未来对中国的贡献是不一样的。日本回来的,不少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从欧美回来的,则走上学术救国、科技救国的道路。这背后也是思想史的话题。此虽非我专长,但我在书中其实很关注。中国的近代史,也就是第一波的现代化,是一条改良与革命赛跑,最后以革命胜出的历史,那我们今天的这个一百年,这后一波的现代化,日光之下无新事的,当然今天还没有跑到终点,如果革命又跑在前头呢?

(供稿/福清市医院特诊科主任,主任医师林星弟兄)

宋尚节 – 火热的福音佈道家

2月 22nd, 2017

宋尚节(1901-1944)

宋尚节於1901年9月27日生於福建的莆田。他的父亲是牧师,他是家中第六子,取名主恩。年少时,他自己改名为尚节。他在美国的大学申请到奖学金,随即赴美求学。七年之内他连续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并且赢得许多学术奖,却远离了他儿时的信仰。1927年他就读於一所自由派神学院时得一异象,异象中他蒙主呼召出来传福音,并取名约翰。他幼年时的信仰重新恢復,这个新生的约翰开始放胆为主作见证。学校当局十分惊讶,甚至把他送进精神病院予以监禁。在受监禁的六个月中他把圣经读了40遍。出院后,他立即搭船回中国。回航途中,除了留下一份要交给母亲的博士文凭,他把在美国所获得的毕业证书和各项奖状、奖章都丢入海里以誌他老我的死亡。他回乡不久后,即接受父母的安排娶余锦华为妻,二人育有五个子女。

他先在家乡传福音,三年后迁往上海。接下来的十年中,他通常每天讲道三次,他十分有力的佈道事工遍及全中国和东南亚。他讲话有浓重的福建口音,因此早期佈道时还需要有人为他翻译。他火热的信息使许多教会得到復兴,有成千上万的人流泪悔改,而他自己在讲完道后衣衫总是被汗水湿透。在佈道期间,劳累奔波损坏了他的健康,逐渐恶化的肠瘺带给他许多痛楚。1940年3月他在上海接受第一次手术,但伤口未能復原,於是他又转至气候乾燥的北京疗养。他在天津和北京做的手术都不成功。1944年8月18日他在北京去世,留下妻子和三个女儿。

宋尚节加入伯特利佈道团那一年,佈道团一共旅行了55,000英哩,行经13省,讲道1,200次,使18,000人在听了福音佈道后决志信主。有人估计,到他去世时,有近乎10%中国基督徒是因他的福音见证而信主。他的证道大有能力,感动许多人认罪悔改。他的神学观念对目前中国的教会仍有很大的影响。上帝虽然藉著宋尚节使许多人得以治愈,但宋尚节仍提醒基督徒被圣灵充满并不是有讲方言的恩赐,而是充满爱和圣洁的生活。宋尚节记有详细的日记 -《灵历集光-主仆宋尚杰日记摘抄》《灵历集光-主仆宋尚杰日记摘抄》是一本难得的好书,字里行间散发着基督的馨香之气;见证着基督的伟大奇妙;唤醒了千万软弱、冷淡、沉睡的心灵。主的仆人宋博士,对主的工作百折不挠,传福音不顾性命,甘背十架至死忠心。他看金银财宝、名利地位淡如水,唯看得着基督为至宝。为救千万的灵魂废寝忘食,争分夺秒;追求圣洁,每日三省;斥责罪恶、不徇情面。他以耶稣的心为心,以神的事为念。主借他行了很多神迹奇事。他的一生虽是短暂的,却在中国基督教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光辉的一页。